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必应】草原上的“索伦嘎”

来源:Bevictor伟德官网 - 韦德(中国)体育-伟大始于1946  更新时间:2024-09-19 09:39:48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索伦嘎不仅草香弥漫,草原上还有书香浸润心田。索伦嘎结合牧民四季游牧的草原上实际情况,为缓解部分牧民看书难、索伦嘎借书难的草原上必应问题,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在基层苏木嘎查创新建立了“索伦嘎”(蒙古语,索伦嘎意为彩虹)移动书屋,草原上实现了呼伦贝尔牧业旗市区全民阅读各点位之间的索伦嘎共建共享、互惠互通,草原上在牧区构建起“牧马放羊听书,索伦嘎移动书屋看书”的草原上知网牧区特色阅读生态。

  “索伦嘎”移动书屋采用图书统一配置、索伦嘎参与者就是草原上管理者的服务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的索伦嘎不同需求开展阅读、文艺、科普等活动。图书每年更新一次,部分健康养生、少儿图书会直接赠送给牧民。“索伦嘎”移动书屋建设工作开展4年来,与“草原书屋”工程共建书屋53所,覆盖呼伦贝尔市31个苏木(镇),优酷年流通图书总量达70万册以上。

  “索伦嘎”移动书屋的建立,丰富了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4年运行过程中,移动书屋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拓展功能等方面下了真功夫,切实提升了移动书屋的阅读推广作用。呼伦贝尔市图书馆蒙古文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包永芳说:“‘索伦嘎’移动书屋统一由呼伦贝尔市图书馆负责牧区阅读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全方位管理,包括前期的实地考察、挑选图书、制定借阅制度以及后期的更新图书、指导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等。在有的地区,一个蒙古包就是一个书屋,书屋的宗旨就是要方便牧民阅读,扩大服务效能。”

  有了规范的管理,加上“索伦嘎”移动书屋新颖、便捷、深入基层的特点,牧民真正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利好。“索伦嘎”移动书屋为牧民配置优秀红色读物,将红色基因根植于草原深处,并与“送红书送党课”活动相结合,聚焦主题主线,通过研究、讨论、体验等方式,及时向牧区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还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红色经典朗诵会等,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有效地丰富了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鄂温克族自治旗辉苏木巴彦乌拉嘎查是当地比较偏远的嘎查之一。辉苏木党委书记额尔德尼说:“现在,牧民的牛羊多了,物质生活富裕了,我们更需要精神文化方面的扶持。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根据牧民的实际需求,挑选了革命经典、法律常识、畜牧养殖等方面的图书,为我们建立‘索伦嘎’移动书屋,对基层牧民来说就是最大的实事、好事。”

  “自从苏木有了移动书屋,牧民到苏木开会、办事的时候,都会到书屋翻一翻感兴趣的书。移动书屋里还有很多少儿绘本和青少年读物,孩子们也都喜欢去看书。”牧民巴拉吉德高兴地说。

  草原四季都很美,在旅途中感受草原上的书香,别有一番味道。呼伦贝尔市图书馆结合当地文旅资源,逐步在牧区景区景点建立“索伦嘎”移动书屋,并在景区开展“阅读+研学”活动,还结合古籍保护和珍贵地方文献资源,开展“书说呼伦贝尔”系列文化讲坛,讲好呼伦贝尔故事。通过这些文旅融合的方式,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魅力,为开展全民阅读提供了新思路。

  为丰富牧民的体验,“索伦嘎”移动书屋开通多种社交媒体平台账号,通过在线上同步开展形式新、频次高、接地气的阅读推广活动,增强牧民的阅读兴趣。据统计,“索伦嘎”移动书屋建成4年来,累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275场,牧民直接参与1.2万人次,惠及牧民群众约20.7万人次。

  “索伦嘎”移动书屋缓解了基层苏木嘎查图书资源少、牧民读书和借书难的问题,打通了牧区群众文化需求“最后一公里”。如今,“索伦嘎”移动书屋已经成了牧区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聚集地”、游客的“打卡地”,也成为在牧区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堡垒”。(本报驻内蒙古记者 王 慧)


推荐新闻
最新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