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安卓版下载>正文

【腾讯视频】他们在南大文学院以文会友,共享夏日学术盛宴

来源:Bevictor伟德官网 - 韦德(中国)体育-伟大始于1946  更新时间:2024-09-20 00:54:10

近日,大文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学院享夏40名大学生相聚南京大学文学院,参与2024年南大文学院夏令营。友共宴五场高水准学术讲座让同学们收获颇丰。日学两天的术盛活动中,来自各个高校的大文腾讯视频优秀本科生们以文会友,收获满满。学院享夏

夏令营的首场讲座由文学院教授许结主讲,主题为《汉赋:以四大家创作为中心》。日学许结结合大量对汉赋文本的术盛展示和诵读,从“职官制度、大文京都文明、学院享夏夸克礼乐制度”三个角度畅谈汉大赋,友共宴展示出汉赋作为最早的日学帝国宫体文学“体国经野,义尚光大”的术盛宏大气象。同时介绍了汉赋作为中国雅文学里程碑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对后世创作的影响和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启发。

作为中国雅文学的里程碑,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赋?许结用自己的经历和作品告诉同学们,赋在当代依然有生命力,我们依然还需要赋来装点生活,抒发情怀,讴歌时代。

文学院副教授唐玉清主讲《“午夜”传奇——法国当代文学中的先锋一派》,唐玉清从“午夜出版社”这一极具趣味的角度切入,串联起法国几代先锋作家的写作脉络——从贝克特到罗伯·格里耶、克洛德·西蒙再到艾什诺兹、玛丽·恩迪耶等等。感受他们“不再是叙述一场冒险故事”而是进行“一种叙事的冒险”的新写作模式。

在唐玉清看来,这家由热洛姆·兰东在二战时期接手的、毫不起眼直至今日仍坚持家庭经营的作坊式的出版社,以独到的文学眼光与品位培植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以及多位龚古尔文学奖作家,这当然既是“佳话”,也是“传奇”。

张福通副教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鉴开方塘——敦煌文献与古代汉语研究”的讲座,从“什么是敦煌文献”“藏经洞文献的流散”“藏经洞文献都是文字写卷吗”“敦煌莫高窟艺术品”以及“藏经洞文献的书写时代”这五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引入,文图结合,深入浅出,让同学们对敦煌文献有了初步的了解,也逐渐认识到敦煌文献之于古代汉语研究的重要意义。接着,张副教授依次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文献校勘五个角度来进一步阐释敦煌文献与古代汉语研究的关系。

戏剧影视艺术系教授陈恬教授主讲“怎样做个好观众:一项剧场史的考察”。陈恬以在剧场观剧前放送的“演前提示”为引子、以剧场礼仪为媒介,向同学们介绍了剧场历史的发展沿革。接着谈到剧场史上的两次变革:19世纪末期电力照明的使用对于舞台和观众席之间的权力结构的改变,个体化的、匿名的观众由此产生;20世纪之后的观众参与式剧场则又使得观众不再是剧场里单纯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戏剧创作的一部分。

陈恬总结,“怎样做个好观众”,归根到底是我们怎样定位剧场功能、怎样定位观众身份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有超越好坏、文明与否、是否道德的更宏观的认识。

文学院教授李章斌教授带来本次夏令营活动的最后一场讲座,讲座主题为“谈新诗的音乐性”。李章斌从T.S.艾略特对于“听觉想象力”这一官能的定义引入,并指出节奏是新诗自诞生伊始就面临的问题。在回顾百年来胡适、郭沫若、闻一多等人对新诗节奏的若干认识之后,李章斌就“新的节奏理论在形成”展开,介绍了近年来学者为研究新诗节奏而做出的努力尝试,同时提醒同学们关注思考重复与差异、书面形式与语音传达、节奏进程与韵律这三组关系。随后,李教授带领同学们结合郑愁予、昌耀、痖弦、多多等诗人作品进行细读,并提出三点观察:对位法、沉默的艺术、节奏之“自为”。

本次夏令营活动每场讲座结尾都设有提问互动环节,线上、线下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同学们基于自身兴趣方向和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前沿且极具价值的问题。

“汉赋作为介于诗歌和散文中间的一种文体最大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在重写文学史的时候,如何把握主流和枝叶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主要赋家和其他赋家关系?”

“影响先锋文学畅销和滞销的因素是什么?”

“新小说和法国电影新浪潮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

教授们对线上、线下的问题都给予了悉心、详实的回答。山东大学的张同学告诉记者,“我很喜欢的一位老师就是南京大学莫砺锋老师的学生,所以我一直对南京大学文学院有所向往。这次来参加夏令营也是来近距离感受南京大学文学院的风采。之前我就读过许结老师的著作。我未来研究的方向也是古代文学。这场讲座下来收获颇丰,当然我对其他方向的讲座也满怀期待。”

北京大学的徐同学则表示:“许结老师的讲座帮我补全了知识短板,让我更了解汉赋了。我对汉赋和乐府制度的关系很感兴趣,给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唐老师讲得很有意思,我听得很开心。之前了解罗兰·巴特的理论,现在了解到这些理论和新小说作家群的互动,感觉很有趣。”

实习生  步一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推荐新闻
最新资讯
返回顶部